联系号码
律所党建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律所党建 > 律所党建

为红色江山代代相传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

来源:  作者:  时间:2018-08-01 08:05:00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要保证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红色江山代代相传。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指出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,全面增强执政本领。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,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、确保红色江山代代相传的核心和关键,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。

  一、新的更高要求

  为红色江山代代相传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,着眼点是确保我们党长期执政、确保国家长治久安,立足点是积极应对可能让我们党变质、红色江山变色的种种现实考验,关键点是建设一支信念过硬、政治过硬、责任过硬、能力过硬、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。

  把政治标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标准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“忠诚干净担当”“三严三实”“四有”“四个铁一般”“五个过硬”等要求,归结起来就是干部首先要在政治上过硬,选人用人首先要看政治素质。要把政治标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标准,深入考察干部在政治忠诚、政治定力、政治担当、政治能力、政治自律等方面的表现,提拔重用那些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和“四个自信”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干部。

  把知事识人、依事择人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法。着眼点是事业为上、依事择人。把事业需要、岗位要求与促进干部成长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,切实把那些有本事、敢担当、善作为的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、合理使用起来。关键点是考准察实、精准识人。经常性、近距离、有原则地接触干部,全方位、多角度、立体式地考察干部,把干部的活思想和活情况掌握清楚。落脚点是选准用对、树好导向。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,既注重选拔综合型、复合型的领导人才,又要明确不同类型领导班子专业化配备重点,提高干部选任适配度,做到人事相宜。

  把专业能力、专业精神作为干部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、专业精神,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。要注重培养专业思维,提高战略思维能力、创新思维能力、辩证思维能力、法治思维能力、底线思维能力。要注重提高专业素养,提升现代产业发展、社会治理、新型城镇化、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素养。要注重掌握专业方法,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,善于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、社会发展规律、自然规律,努力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。

  把教育培训、实践锻炼作为增强干部本领的有效途径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、加强实践锻炼,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。要以帮助干部增强“八个本领”为目标,以补足知识短板、经验盲区、能力弱项为重点,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养力度。要一手抓教育培训,引导干部做到勤于学、敏于思,在学习中增强素质、提升能力;一手抓实践锻炼,引导干部经风雨、见世面,在改革发展第一线、脱贫攻坚主战场、服务群众最前沿加强锻炼、砥砺品质。

  把激励约束、严管厚爱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原则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。当前,要认真落实党中央《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》精神,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,切实把干部精气神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。一方面着眼关心厚爱,抓好正向激励。坚持从事业需要和干部需求出发,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,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,把关心关爱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。另一方面坚持从严管理,加强负向约束。坚持思想教育从严、管理监督从严、作风建设从严,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,督促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为党尽职、为民造福。

  二、实践探索

  贵州红色资源丰富、红色文化厚重。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强调,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,开展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贵州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,统筹抓好干部选、育、管、用各环节,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,为决战脱贫攻坚、决胜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。

  着力补钙壮骨、立根固本,持续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教育。围绕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连续开展6轮集中培训,培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3.8万余人次。兴办“新时代农民(市民)讲习所”,开展“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”教育,深化“党的声音进万家,总书记话儿记心上”活动,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满怀深情感党恩、颂党情,坚定不移听党话、跟党走。抓住建设遵义干部学院等重大机遇,深入实施党性教育特色基地建设、课程开发、读本编写、名师培育“四项特色工程”,引导党员干部弘扬革命传统、厚植红色基因。

  着力精准识人、科学选人,选准用好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。坚持好干部标准,围绕实施大扶贫、大数据、大生态“三大战略行动”,把政治强、懂专业、善治理、敢担当、作风正的干部选出来、用起来。围绕贯彻《干部任用条例》出台10余项配套制度,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,取消对10个生态脆弱贫困县GDP考核,充分发挥考核评价“风向标”和“指挥棒”作用。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,2016年市县乡换届中,选拔一大批善于攻坚拔寨的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,重点选优配强县乡党政正职,着力保持贫困县乡党政正职稳定。

  着力抓在日常、严在经常,探索构建“四位一体”从严管理干部机制。探索建立工作目标、岗位责任、正向激励、负向约束“四位一体”从严管理干部机制。对规矩意识不强、精神状态不好、工作作风不实、担当精神不强等情形的干部,进行“召回”管理,“回炉锻造”后仍未转变的及时调整。运用大数据手段创新干部管理方式,构建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干部管理平台,让“数据铁笼”与“制度铁笼”共同发力,实现“人在干、数在转、云在算、天在看”。

  着力教育培训、实践锤炼,切实增强干部干事创业本领。着眼于帮助干部增强“八个本领”、提升专业素养,统筹各类优势教育培训资源,兴办“新时代学习大讲堂”,深入实施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。积极推动干部跨地区、跨部门、跨行业交流,全面实施每年新招录公务员80%安排到乡镇基层、县以上机关补充工作人员80%面向乡镇基层遴选“两个80%”政策。精准选派4.37余万名干部、8542名第一书记组建8782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,让干部到脱贫攻坚最前沿经风雨、壮筋骨、长才干。

  着力深化改革、完善制度,不断激发干部队伍生机活力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,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契机,突出重点、盯紧难点、深化试点,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意见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80余项制度,持续释放改革红利,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。

  三、思路举措

  为红色江山代代相传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,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正确处理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、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、保持稳定与动态发展、选拔任用与严格管理、组织培养与自身努力等关系,注重发挥制度的基础性、牵引性、根本性作用,把科学的制度设计、严格的制度执行、有力的检查惩处结合起来,把好干部选出来、育出来、管出来、用出来。

  把好入口,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。鲜明选人用人导向。坚持事业为上、依事择人,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,用好政治过硬、作风扎实、敢抓敢管的干部,切实让那些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、有舞台。科学精准选人用人。改进知事识人方式,全面地、历史地、辩证地评价干部,重视了解具体行为特征、具体事例;严格落实“凡提四必”等要求,坚决防止“带病提拔”。强化干部选用责任追究。对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领导不力、把关不严、考察不准、核查不认真,甚至故意隐瞒、执意提拔,造成干部“带病提拔”的,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。

  抓实教育,进一步完善干部素质提升机制。抓实思想政治教育。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按照党中央部署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积极创新方式载体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争做新思想的模范践行者、新使命的奋力担当者、新征程的自觉开拓者。抓实履职能力提升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、缺什么补什么,用好党校、行政学院、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阵地,全面实施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,帮助干部提升专业能力、增强专业素养。抓实干部作风建设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、真抓实干之风、勤俭节约之风,督促引导干部持之以恒纠正“四风”特别是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。坚持密切联系群众,在访民情、听民意、解民忧中强化宗旨意识、加强党性锻炼、锤炼过硬作风。

  强化管理监督,进一步完善干部纪律约束机制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,不仅要让干部能干事、会干事、干成事,还要确保干部不出事。要突出监督重点。着力加强对各级党政一把手和管人、管事、管钱等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督。创新监督方式。健全“四位一体”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机制,建立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定期分析研判机制,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,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,促进党内监督与司法监督、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,督促干部增强廉洁自律意识。凝聚监督合力。健全完善监督网络,充分发挥检察院、法院、纪检监察机关、组织、公安、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,强化成果综合运用,让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。

  优化考核评价,进一步完善干部绩效导向机制。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,充分运用考核评价结果,切实解决干与不干、干多干少、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。健全考核制度。科学设置考核评价内容和指标,突出脱贫攻坚、民生改善、生态文明建设、党的建设等方面内容,深入考核履行岗位职责、完成急难险重任务、关键时刻表现等方面情况。完善考核方式。把平时考核、定期考核、专项工作考核、培训考核、重大事件考核结合起来,多维度、立体化、全方位分析评价干部。强化考核结果运用。与干部使用、奖惩、培训、管理结合起来,干得好的褒奖、使用,庸懒散慢拖的批评、惩戒,形成优者上、庸者下、劣者汰的导向。

  突出正向激励,进一步完善干部关怀保障机制。在政治上,落实好干部标准,大力选拔敢于负责、勇于担当、善于作为、实绩突出的干部;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,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。在物质上,健全干部待遇激励保障制度体系,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,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,落实体检、休假等制度,让干部安心干事创业。在思想上,严格执行领导约谈干部制度,把各类荣誉表彰与经济激励有机结合起来,激励更多干部对标先进、见贤思齐、奋发有为。